选择热点
欧洲常识 - 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分别是什么
发布时间:2025-01-05
来源:大学网站
欧洲常识 - 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分别是什么?
第一次世界大战,发生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,虽发生在欧洲,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被卷入其中;计6500万人参战,死亡1000万人,伤残2000万人,对人类历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。
战争主要发生在同盟国(包括德国、奥匈帝国等)和协约国(包括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俄国以及中国的北洋政府)之间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。
1914年6月28日,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·斐迪南大公携妻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,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。
7月,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。
而在此之前,英法、英俄相继签订了规定各自的殖民地或属地范围的条约,英、法、俄三国协约”形成;德奥也因共同的利益而结成同盟。
萨拉热窝事件,点燃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原本横亘已久的火药包,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。
最终,以同盟国战败结束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自1939年9月1日,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,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又一场大规模战争。
战争双方分别为:德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匈牙利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;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。
共有61个国家、20亿人被卷入战争,7000万伤亡军民,共造成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袭击。
1939年9月1日,德国进攻波兰;3日,英、法对德宣战;5日,美国发表 中立宣言 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。
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,德国在 凡尔赛条约 下受到了极其严厉的军事及经济惩罚,使得德国国民对该条约大为不满。
希特勒及其代表的纳粹党因将德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归咎于 凡尔赛条约 ,以同民众在意见上达成一致,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。
1934年,希特勒继兴登堡之任成为总统,希特勒的统治正式形成;此时,意大利法西斯及日本军国主义也相继崛起,一场反法西斯的较量即将展开。
最终,这场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及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、为世界重新赢回和平而告终。
【欧洲常识 - 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分别是什么查看网站:[db:时间]】
第一次世界大战,发生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,虽发生在欧洲,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被卷入其中;计6500万人参战,死亡1000万人,伤残2000万人,对人类历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。
战争主要发生在同盟国(包括德国、奥匈帝国等)和协约国(包括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俄国以及中国的北洋政府)之间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。
1914年6月28日,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·斐迪南大公携妻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,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。
7月,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。
而在此之前,英法、英俄相继签订了规定各自的殖民地或属地范围的条约,英、法、俄三国协约”形成;德奥也因共同的利益而结成同盟。
萨拉热窝事件,点燃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原本横亘已久的火药包,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。
最终,以同盟国战败结束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自1939年9月1日,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,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又一场大规模战争。
战争双方分别为:德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匈牙利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;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。
共有61个国家、20亿人被卷入战争,7000万伤亡军民,共造成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袭击。
1939年9月1日,德国进攻波兰;3日,英、法对德宣战;5日,美国发表 中立宣言 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。
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,德国在 凡尔赛条约 下受到了极其严厉的军事及经济惩罚,使得德国国民对该条约大为不满。
希特勒及其代表的纳粹党因将德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归咎于 凡尔赛条约 ,以同民众在意见上达成一致,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。
1934年,希特勒继兴登堡之任成为总统,希特勒的统治正式形成;此时,意大利法西斯及日本军国主义也相继崛起,一场反法西斯的较量即将展开。
最终,这场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及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、为世界重新赢回和平而告终。
【欧洲常识 - 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分别是什么查看网站:[db:时间]】
目录列表
资讯列表
英语资讯
共0条评论
网友评论温馨提示: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,请文明发言!